通城:绣衣故里廉脉传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8-25 11:00

“隽水映月明如镜,雁塔穿云立廉心……”夜幕低垂,通城县古八景之一的“雁塔穿云”处,明代廉吏刘绣衣的故事正被学子诵读。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创新廉洁教育形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通城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刘绣衣等廉吏故事作为鲜活教材,打造可视、可听、可感的廉洁文化产品,让清廉理念悄然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在推进廉洁教育进程中,我们不断扩大清廉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进一步夯实清廉家庭、清廉学校、清廉村居、清廉社区等清廉单元建设,把廉洁教育融入方方面面,凝聚起全社会崇廉尚廉的强大合力。”该县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说道。

家是廉洁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胡家三代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将‘清白做人、踏实做事’的家训铭记于心。”在联合县妇联召开的“家庭助廉”工作座谈会上,北港镇的胡大爷谈及自家的廉洁教育,满是自豪。24户“廉内助”代表手捧《家风手册》庄严承诺:“要做丈夫‘八小时外’的廉洁哨兵。”

在校园里,“小手拉大手,共筑清廉梦”主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四庄乡小学课堂上,五年级学生胡晓雨的清廉手抄报《半鸭知县》用稚嫩笔触勾勒出“拒收礼”场景;舞台上,打锣腔剧《刘绣衣断案》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懂得“公生明,廉生威”的道理。这些清廉种子,随着孩子们回家,播撒进千家万户。

“三句半里话清廉,声声入耳记心间,你我大家齐努力,永向前!”日前,清廉文化宣讲活动正在四庄乡清水村开展,以三句半、腰鼓表演、诗歌朗诵、理论宣讲等形式宣讲清廉知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村居氛围,让清廉文化深入人心,为乡村发展注入正能量。

湘汉社区举办的“清廉家风文化节”热闹非凡。家风家训展览区,一幅幅精美的展板展示着各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家训,引得居民驻足观看、交流讨论;廉政文艺会演舞台上,演员们用精彩的舞蹈、动人的歌声,演绎着清廉故事,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沉浸在浓厚的清廉文化氛围中。

漫步通城,“廉”元素已融入肌理。秀水大道“3里清风廊”,将刘绣衣故事与秀水河景观巧妙融合。四庄乡廉政教育基地“清水•廉文化馆”,与周边连片清莲相互映衬,独具特色。新建的隽水戏园,打锣腔“清官刘绣衣”戏曲场场爆满。云上通城APP的“传家训立家规”家风故事展播专栏,吸引大量网友投稿,阅读量持续攀升。

厚植沃土,清风自来。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清廉基因,正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通城奏响新时代的廉政强音。“我们将持续丰富活动载体,拓展宣传阵地,使清风正气如幕阜山脉绵延不绝,似隽水长流润泽万家,让清廉成为通城最亮丽的底色。”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吴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