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小约定”撬动民风“大转变”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9-17 09:36

“以前一年随礼要花两万多,现在有了村规民约管着,婚丧嫁娶都按‘321510’来,宴席少了、礼金降了,邻里间攀比少了,走亲戚都轻松了!”日前,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村民周明奎跟邻居感慨道。

去年底,周明奎本想给80岁母亲陈长英办场热闹的寿宴。村纪检监察信息员黄玲得知后主动上门劝导,“大操大办不光费钱,亲戚邻里随礼也是负担,寿宴简办省心省事,全家都高兴。”最后,周明奎和母亲决定缩小规模,只邀至亲相聚,没有喧嚣排场,一家人围坐一桌,老人在欢声笑语中过了个朴实祥和的生日。

“现在村里提倡不铺张浪费,我们都觉得是好事,要响应号召。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儿女们一起给母亲做了小寿,她特别高兴。”周明奎说。

周明奎提到的“321510”约定,是四邑村推行的移风易俗准则:“3”指婚丧嫁娶和生育三件大事可操办,“2”是两百元礼金上限,“1”为一次宴请,“5”是每桌五百元标准,“10”则是十桌宴席上限。

“这约定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全是村民的心里话。”黄玲介绍,此前走访中村民普遍反映村里人情负担过重,“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办酒,一年随礼能花两万块,普通家庭实在扛不住,都盼着村里能管管。”

为此,在镇纪委的监督推动下,四邑村将整治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列为工作重点,召开20余场次“村湾夜话”收集130余条建议,最终形成这一约定。“我们逐户宣传,要求签订承诺书,严禁超标办宴,其中党员干部要带头签订承诺书,带头践行约定。”黄玲说道。

为了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村里推选了9名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红白理事会,与村纪检监察信息员共同监督宴请事宜。此外,村里还举办多场主题文艺晚会,将“321510”约定内容融入采莲船、三句半等节目,让村民在娱乐中接受新观念。据测算,约定推行后村民仅操办婚礼一项,费用就从过去的5万至8万元,降至现在的2万至3万元,降幅达60%。

如今的四邑村,村民人情负担轻了,邻里纠纷少了,乡风愈发和谐融洽。村民闲聊时,少了“谁家办酒排场大”的攀比,多了“哪家蔬菜收成好”的家常。

四邑村的新风尚,是嘉鱼县纪委监委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聚焦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联合县文明办、妇联、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因地制宜指导各村出台树文明新风措施及《村规民约》,并将其列入基层监督、日常监督重点。

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还督促相关部门通过文明积分、道德超市,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方式,引导村民将移风易俗内化为行动自觉。(戴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