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官塘驿镇御屏山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枝蔓间挂满了饱满的果实,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阳光下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
猕猴桃产业是赤壁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产业。近年来,赤壁市纪委监委将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基层监督的重要切入点,聚焦猕猴桃产业发展中资金使用、项目审批、产业管护、技术培训等关键环节,多向发力,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责任,护航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让“小果子”铺就“致富路”。
该市纪委监委建立“片区协作+乡镇纪委+村纪检委员”的市镇村三级监督力量联动机制,将监督“探头”架在特色产业发展最前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果园、农技站、农户家中,通过查看现场、走访农户、查阅资料等方式,严肃纠治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等行为。同时,发挥好派出监督作用,通过“室组地”联动、“组组”协同,收集梳理各类影响产业发展的“疑难杂症”,督促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技术指导、水电路等急难愁盼问题21个。
“多亏你们帮忙建起了冷库,果子再也不怕滞销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见到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御屏山村猕猴桃种植户舒大哥放下手里的活,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此前,官塘驿镇纪委在对猕猴桃种植户的走访中,有群众反映,由于缺乏储存能力,导致鲜果滞销或低价抛售,损耗率高,影响产业发展壮大。摸清实情后,镇纪委将情况报告镇党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在镇纪委的全程跟进监督下,官塘驿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在御屏山村猕猴桃种植核心区建设扶贫车间,其中600平方米冷藏车间目前已正式运行。
从田间地头到广阔市场,该市纪委监委以有力监督有效打通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在监督护航下,赤壁市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人工种植面积扩大至3.32万亩,年产量预计1.5万吨,产值2.4亿元。
该市纪委监委将监督链条延伸至青砖茶、楠竹、小龙虾等其他特色产业,建立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开展产业发展专项督查,同时充分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从严查处不担当不作为及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赤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紧盯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资金运行的风险点、干部履职的薄弱点,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清除政策落实“绊脚石”,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赤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