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借力“大数据” 严查“微腐败”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0-08-27 22:38

“村干部一家六口都是贫困户……”


“帮扶对象死亡3年仍在领取移民补贴,身为帮扶责任人却豪不知情……”


在“大数据”显微镜下,党员干部擅动扶贫“奶酪”微腐案,一件一件浮出水面。


今年4月份以来,通山县启动2020年运用“扶贫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省纪委交办的问题线索进行全方位“扫描”,以“随核随改、随查随处”原则对查实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从快整改、从严查处。


在大数据监督检查中,该县把党员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等“三类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集中的项目事项作为重点内容,聚焦虚报冒领、挤占滞留、贪污挪用、截留私分等重点问题,对基层“微腐败”实行“精准打击”,助推扶贫、民生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加油提速”。


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实效,该县成立2个巡察督导组,对全县12个乡镇6家业务主管部门的动员部署情况、入户核查情况开展巡查督导,下发巡查督导通报3期,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问题16个,下发督查交办清单26份,现场解决问题38个。


为推动易发多发问题的根本治理和防控,该县对查实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向民政、扶贫、人社、教育等职能部门进行总体情况反馈,在督促职能部门限时整改的同时,要求职能部门从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上查找原因,举一反三,对属于操作落实层面的问题,及时自查整改,对属于系统内政策性、制度性问题,坚持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强研究调整政策和修订完善制度。


截至目前,该县2305条问题线索,查实210条、查否2095条,查实率9.1%,给予党政纪处分、组织处理等不同形式的追责问责45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守护住扶贫和民生领域‘奶酪’。”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责任表示,要用好“大数据”监督这台“显微镜”和纪律这把“尺子”,瞪大眼睛,拉长耳朵,重拳出击及时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以铁纪钢规“棒喝”腐败分子,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无处遁形。(通山县纪委监委 阮娅慧、谭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