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县纪委监委下发监察建议书后,清单中的问题都整改到位了吗?落实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有什么好的建议?”
“监察建议书下发后,局党组立行立改,专题研究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但个别建议短期内难以完全整改到位,操作具有一定困难。”
这是通山县纪委监委第八督查组开展纪检监察建议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一个缩影。
为避免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和责任单位落实“点到为止”,近日,通山县纪委监委成立8个专项督查组,深入各地各部门,对2018年以来发出的122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以及督办函执行情况集中开展“回头看”,以查促改。
督查组对照台账梳理,逐件落实分工、责任到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个别座谈等方式逐个销号,重点检查建议书整改时间、内容、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当场反馈并督促立行立改。
同步复核“两书一函”的制发程序、文书质量等内容,梳理出了文书样式不规范、发文登记不明晰、建议问题不精准、监督责任不明确、落实效果不明显5类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分析报告、印发一期督查结果通报,倒逼责任单位不折不扣抓落实。
加强建章立制,建立跟踪回访制度,按照“谁制发、谁督办、谁回访”的要求,承办部门在发出建议书后,通过专人负责、电话提醒、约谈督查、现场督办、整改“回头看”等方式全程跟踪。同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生态评价及相关考核,对问题整改不力的进行通报,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形成闭环链条。
“我们将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着力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保障“两书一函”严肃性,提升制发质效,深化以案促改。”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山县纪委监委 宋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