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红:人生之路且行且珍惜

来源:咸宁风纪 时间:2018-03-28 15:08
  似水流年,悄然流过。

  回顾往昔,既有难舍难忘,也有体悟与感想:面对岁月,且行且珍惜。

  初心

  记得我当初练太极,只是为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其实,大多学练太极之人,初心莫过如此。可有的人练过一段时间后,就觉得自己有成为大师的潜质,杨、陈、孙、吴各式皆应会,拳、剑、刀、棍样样都要学,虽劳心费力,但功夫总不见长。

  殊不知:初心在心,心若在,梦就在;心若迷离,忘了初心,就会神游物外,自然也就散了劲道,迷失了方向。

  我的初心未改,只是生活不易。尽管理想被现实稀释、初心被时间淡忘,但曾经的追求,就如同初恋,不常想,总难忘。偶尔想起,总觉得对不起自己,误了青春,徒生叹息。

  年近半百,旧梦依稀。余生不长不短,努力不早不晚,但愿还能捡起旧梦,守得住初心,随缘随性,继续前行,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将来会少一份遗憾。

  欲望

  有人总抱怨,今不如昔,规矩多了,纪律严了,束手束脚;单位差了,无权无势,无人求,无人送,一脸的嫌弃……这些看似是攀比,其实就是欲望无底,看不清形势,泯灭了底线。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北魏时期,孝明帝灵太后视察左藏库,“赐百姓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于是,留下了“陈留章武,伤腰折股”的千古笑谈。

  正所谓“不谨小节终失大节,不积小德终失大德”。多一份邪念,就多一份危险;少一份贪欲,就多一份超然。

  “鱼不忍饥钩上死,鸟因贪食网中亡。”贪腐者终日惶惶,最终不过还是钩上死、网中亡。有因贪腐入狱者作《长恨曲》:“人亡家破羁樊笼,名利权位顿成空。夜阑秋深寒露重,高垣铁网月明中。但愿长醉不愿醒,人生长恨水长东。”言犹在耳,令人警醒。

  人非圣贤,做不到无欲而刚。要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不妨学学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为人处事之道:“留有余地,恰到好处;宁可不够,不能过头”。

  是谓:知足者常乐也!

  态度

  孟子曰:“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比谁干事多,却比谁干事少;不看谁会干事,只看谁会来事,工作一塌糊涂也无所谓,口碑很差却还感觉良好。

  前不久听闻一句名谚,叫做:“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差的差火,出的出色。”笔者对态度源于心态、心态源自修养之说有了更深的感悟:修养不够,能力不足,自然易被环境左右,或害怕露丑,羞于出手;或惯于附和,缺乏主见,总是修为还欠火候。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工作态度。有的人勤勉进取,工作热情,精神抖擞,处事乐观,总是用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受到挫折也是如此;有的人悠闲自在,得过且过,从来都是按部就班,不仅职责之内的事不积极主动,分外之事更是一概不理;还有的人,牢骚满腹,永远悲观失望,总是抱怨一切,常常自我设限,认为自我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环境和他人造成,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之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

  殊不知,态度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时不妨从尝试改变自己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