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爱:以案为鉴守初心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6-27 09:11

近日,通城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其中包括观看警示教育片《啃噬》,看完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曾经身处重要岗位的干部,因贪欲一步步沦为“阶下囚”,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像重锤般叩击心灵,也让我对“廉洁”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过好“自我关”,是党员干部行稳致远的根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手握多大权力,一旦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被贪欲侵蚀思想防线,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将化为泡影。就像警示教育片中的这些曾经的领导干部,起初也是怀揣着为民服务的热忱投身工作,一步一步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却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没能坚守住底线,最终身陷囹圄,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家庭幸福。


警惕“第一次”,方能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第一次”收受红包、“第一次”接受宴请、“第一次”违规办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第一次”,实则是打开贪欲大门的钥匙。一旦突破这道防线,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党员干部应将“慎始”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时刻保持对纪律和法律的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注重“小细节”,才能避免因小失大。“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训在廉政建设中意义深远。有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只要在工作中不犯大错,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无关紧要。然而,从众多案例可以看出,那些走向腐败深渊的干部,往往是从生活中的小毛病、小陋习开始,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最终滑向犯罪的泥潭。“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都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面对人际交往时,把握好分寸,不该参加的聚会坚决不参加,不该结交的朋友坚决不交;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守住原则底线,不被蝇头小利蒙蔽双眼。


警示教育没有“局外人”。警示教育片中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用他人的惨痛教训为我们敲响警钟。但在警示教育中,仍有少数干部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将别人的教训当作“谈资”,没有真正将自己代入其中,反思自身不足。这种态度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将自己摆进去,深入剖析案例背后的原因,对照自身进行反思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次警示教育就是一次思想洗礼,是一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过程。它带来的震撼不应随时间消逝,而应时刻以案为镜,警醒自己,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敬畏“手中权” 不做“片中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