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斌:不虑于微成大患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20-09-15 18:46

——警示教育片《蜕变》观后感


为了喜欢的古玩,放弃了对廉洁的坚守;


为了“受人尊重”而收受自认为可靠的“朋友”的财物;


为了还赌博欠下的高利贷和筹资翻本,将手伸进了公款;


为了“回报”白吃白喝的债,“慷慨“地对服务监管对象违规减免规费,对违规行为降格处理甚至听之任之。


市纪委监委警示教育片《蜕变》中的四位主人公,曾经是某些不法商贾的座上宾,如今成悔恨交加的阶下囚。


他们都曾在重要岗位上做出过不错的业绩,在不断的工作变动中收获了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肯定;但是,随着学习力的弱化、警惕性的下降,他们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与党规党纪渐行渐远,被所谓的“朋友”愈缠愈紧,沉湎于不良嗜好越陷越深,他们蜕变了——从“不虑于微、不防于小”的量变直至“成大患、亏大德“的质变。


他们“患”于何处?“亏“在哪里?他们“患”于疏忽了纪法的学习,“亏”在心中无纪法、心中无规矩、心中无戒惧;“患”于低估了”恶小“之害,“亏“在偏以“恶小”而任性为之;“患”于抛弃了党员干部对组织、个人对家庭应尽必尽的责任,“亏“在欠下了一笔难以偿还的为党尽忠、为父母尽孝、为配偶子女尽爱的账。


不是不支持党员干部正常的情趣爱好,但是,爱亦有尺,好亦有度,岂能沉溺于古玩而不能自拔、笑纳雅贿而瞒天过海?


不是限制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娱乐,自娱于家而不扰近邻,自乐于亲而不论输赢,谁会置喙?岂能乐麻将不疲而债台高筑,斥公款赌博而全然不顾?


不是不能礼尚往来,不是“一刀切”地反对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常人之间的往来,礼当轻,情当真,莫挟裹不可告人的目的,莫玩弄权钱交易的把戏;有“交集”没“交换”的“亲”往,有“交往”没“交易”的“清”来,这种“亲清”关系是对“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的正确理解。


不是不能偶尔“聊发少年狂”,自己掏腰包、买菜回家做饭,纵是金樽满对月,叙叙“恰同学少年”之谊,未尝不可?不搞团团伙伙、不搞拉拉扯扯,没有利益输送、没有商业贿赂,陋室里“谈笑有白丁也有鸿儒”,又有何妨?


西汉刘向说过:“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惧”就是理智的开端,恐惧感和羞耻心能使人知止知耻。作为党员干部,应当经常以“惧”来约束自己,“惧”纪“惧”法,才能拒腐防变,才能达到“官有所畏,业有所成”的状态。


组织上培养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容易;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一个文明单位中的影响也不简单;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一个和谐家庭中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一些“落马”者,得到了组织的任命书却不知珍惜,收到了留置通知书而后悔莫及;曾经三世同堂其乐融融却不知珍惜,直至高墙之下其泪涟涟而恨之晚矣。观其心理,不外乎以下四句话——扭曲的富贵心作乱,盲目的攀比心作祟,愚蠢的侥幸心作怪,膨胀的享乐心作恶。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不要以为拿点圈子里的“小钱”是众人皆知的“潜规则”,不要以为笑纳所谓的“朋友”的“小礼”无伤大雅,不要一次又一次为自己收受财物找理由和借口。殊不知,从拿“小钱”、纳“小礼”开始,次数由少到多、数额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对象由亲到疏,小问题日积月累成大祸患。不守小节,“小钱”拿多了的人会成“硕鼠”,“小礼”纳多了的人会成“巨蠹”。


《蜕变》中的违纪违法案例昭示,党员干部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在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在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在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蜕变》中的违纪违法案例昭示,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律,无论处于奋发有为期,还是处于完美收官期,都要把握住自己;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要洁身自好;无论处于“清水衙门”,还是“油水岗位”,都要严以律己。


《蜕变》中的违纪违法案例昭示,党员干部要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


《蜕变》中的违纪违法案例昭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严格按规定按程序按制度办事,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损公肥私。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时代变了,理想信念不能变;环境变了,初心使命不能变。唯有保持一颗“虑于微、防于小”的心,不因“小古玩”而受之不愧,不因“小酒杯”而逾矩违规,才能在慎始慎微中不患不亏。(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