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风”又来了,今天他说的是……
根据2020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以下简称“宣教月”)统一部署,9月14日,咸宁市召开领导干部廉政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把该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经过4个多月打磨,咸宁市纪委监委联合湖北日报咸宁分社,打造《“宁风”说案》系列动漫。该动漫内容全部根据咸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创作,都是基层党员干部身边的“微腐败”。
“宁风”,取名“咸宁清风”,是一个虚拟人物形象,是咸宁市纪检监察干部的集体“代言人”。
9月22日,“宁风”首次与大家见面。今天,“宁风”继续有案要说,快看谁被选中了吧。
“宁风”说案系列之二
故事原型
财政预算的 “操盘者”
——赤壁市某镇财经所原副主任周某案
作为财经所副主任,周某主要负责财经所预算资金记账、收支记账、村级财务业务指导等工作。
2012年,周某在一次测算村级经费拨款时,偶然发现统计的各村农业人口数与实际人口数有误差,误将该镇街道1000多非农户口人数统计在内。根据当时的相关政策,按照各村农业人口数量来发放村级经费,标准是5元/人,如果人口数增加了,拨付的经费相应也会增加。发现这一问题后,周某便琢磨着:“自己可以自由调控村级经费测算的人数,多拨付的钱无人知晓,何不拿出来自己用?”
贪念一起,周某便想办法付诸行动。他找到某村时任党支部书记饶某,与其商定虚增该村农业人口数量1000余人,按照5元/人/年的标准,多拨付该村村级经费5000余元,再要求该村返款。2013年1月,饶某通过虚报资金,从本村财务中套取4000元返给周某,周某予以收受。自此以后,周某每年在审核村级经费时,都将这多出来的1000多非农户口人数计入该村,导致每年多付该村几千元的村级经费,周某再要求该村每年返款3000-5000元给他。
贪欲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2013年,周某发现该镇镇财经所暂存款中有一笔10万余元的资金历年结转,一直没有付出去,他又按照之前套取公款的“成功经验”,找到另外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江某,表示要在该村“过个账”。
如法炮制,2012-2016年,周某先后6次以“过账”的办法贪污公款共计6.4万元。
2018年4月,周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贪污犯罪问题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警示与剖析
利傍倚刀 贪必自贼
乡镇财经所干部周某在一次核查测算村级经费过程中,无意发现管理上的漏洞,他不是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加强监管,反而动起了歪心思,盘算如何将公款装进自己的腰包。小试牛刀、尝到甜头后的他,手越伸越长,先后6次以“过账”方式贪取国家款项6万余元,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对农村投入,各类扶贫项目、扶持资金、民生物资大量投向农村,镇、村两级经办的项目、资金连年增长。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否廉洁干净,牵动各级各地工作大局,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事关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周某利用职务之便想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典型的“蝇贪蚁害”,其行为侵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务必增强自律意识,始终做到财不可贪,欲不可纵,严守党纪国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文/陈爱华 郑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