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郑重承诺:自觉学习党和国家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操办‘谢师宴’‘升学宴’‘状元宴’等非家庭性质的宴席,决不借子女升学之机,收敛财物……”7月16日,通城县信访局督查督办股股长李建平郑重地在《不操办子女“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上签字,这只是该县狠刹“升学宴”“谢师宴”歪风的举措之一。
7月11日,该县印发《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整治时间、范围和对象、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各地各单位迅速行动,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架设“高压线”、打好“预防针”。
各单位提前摸清底数,统计有子女毕业升学的干部职工人数,有针对性地开展预警谈话,组织签订承诺书,重申“八条禁令”,严禁大操大办,县教育部门编发《致全县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报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党员干部做到心怀敬畏,令行禁止。
同时,县纪委监委组织三个明察暗访专班,集中对全县各单位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明察暗访、群众举报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实行“一案三查”,不仅严肃处理当事人,还要追究其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派驻纪检组)监督责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震慑。
“禁止党员干部大操大办,绝非禁止传统民俗,而是要求党员干部明辨俭与奢、纪与情、公与私、廉与腐的界限。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自觉抵制人情风,做纪律上的‘明白人’,凡是敢‘踩线’者,一律依纪依法处理。”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意见活动的专题会上强调道。(毛瑜 廖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