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游客多吗?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近日,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纪委书记皮青松正在“中华古瑶第一村”内冲瑶族村“百草园”查看,向景区有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内冲瑶族村是山区、边区、库区,原为通城县重点贫困村,现在是4A级乡村旅游景区。景区前期规划设计了“百草园”,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成了“荒草原”。
“内冲村的药姑山是‘天然药库’,‘百草园’是乡村振兴特色项目,绝不能成为‘烂尾工程’。”皮青松介绍,为此,乡纪委与村委会、旅游公司多次召开联席会,共同推动项目建设。
立足乡村振兴新实践,咸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创新监督方式上主动发力,精准监督、靠前监督,不定期深入景区、民宿、农家乐开展“嵌入式”“蹲点式”监督,护航乡村旅游各项工作,督促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今年,咸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对有关部门开展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情况(即全市改造建设10000间乡村旅游客房,做好1000桌农家饭,研发100道适合各方游客的咸宁特色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高端、高品质精品旅游项目方面工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后,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推动特色品牌创建等意见建议,同时督促全市宣传战线职能部门创新工作思路,结合时下热点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随后,市文旅部门进一步完善45家A级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整合全市乡村旅游布局和路线,发布“咸宁文旅地图”和“咸宁市文旅地图”小程序,推出咸宁精品旅游线路,方便游客一目了然地获取咸宁旅游信息。
图为咸宁市赤壁市纪委监委干部在神山镇文清村实地走访,了解“采摘游”产业发展情况。
今年来,咸宁市各级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与文旅、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联合监督组,下沉一线,围绕景区产品提质、服务升级、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政策帮扶、旅游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使用等方面,细化监督任务,及时建立问题清单,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挂牌督办、销号管理,坚决向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亮剑”。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乡村旅游专项督查9次,督促解决问题26个。
“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咸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落到实处。(郑红霞 张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