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反腐新成效•回望2023丨赤壁:聚焦重点 推促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效能提升

来源:清风咸宁 时间:2024-01-22 08:55

2023年,赤壁市纪委监委紧盯工程建设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推动各责任单位强化项目监管、堵塞制度漏洞,不断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效能。


聚合力 强监督


 工程建设领域是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也是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2023年,赤壁市紧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成立协调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下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确定纪委监委机关、公安局等8家牵头单位,集中整治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和规划许可等七个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等问题是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 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问题自查自纠,通过填写自查报告、情况说明,对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项目行为精准画像。


该市纪委监委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纳入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强化与各责任单位协调联动,聚焦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关键部门,深入相关单位、工程现场,通过查阅项目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形式,详细了解项目招投标、资金监管及拨付、制度执行等情况,对相关单位问题排查进行督办。


同时,把大数据作为精准化、常态化监督手段,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对接,建立工程项目建设大数据库,通过精准比对、筛选分析,锁定围标串标、暗中陪标、明招暗定、量身定做等隐性问题。截至目前,该市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共排查出工程项目问题143 个。


抓系统 系统抓


“陈某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招标代理公司透露内部信息,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前不久,赤壁市纪委监委查处的一起工程建设领域违纪案例,在相关单位引起了强烈震慑。


这是该市重拳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


祛除病灶,要“追根溯源”。赤壁市纪委监委联合各责任部门对2020年以来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关问题线索进行起底清仓,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及腐败行为。2023年,该市纪委监委共起底办理工程建设领域相关问题线索468 件,立案66 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8 人,采取留置措施3人。


为进一步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加强与巡察、审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从审计、专项检查、案件调查等工作中广泛挖掘案件线索。


此外,强化“信、访、网、电”的纪检监察举报体系,开辟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宣传专栏,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及投诉举报地点,及时掌握群众关心关切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方向。


在办理自身案件的同时,赤壁市纪委监委还督促公安、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等执法部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违法案件查办。专项治理以来,赤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现问题线索41条,查办案件11件;赤壁市公安局共侦办工程建设领域串通投标案2起,刑事拘留8人。


治眼前 管长远


“看着以前熟悉的同事走上被告席接受审判,比参加任何警示教育都更让人感到震撼和触目惊心。我们一定要深刻汲取教训,慎用手中权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日前,赤壁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赤壁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许某涉嫌受贿罪和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一案,一名国企干部走出庭审现场后深有感触地说。


深化标本兼治,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赤壁市纪委监委坚持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组织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单位200余名领导干部旁听庭审,督促市直相关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案例警示录、开展廉政谈话等形式,强化“关键少数”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承诺不向主管部门工作人员送礼金、请客及安排其它有可能影响其公正行使职权的活动……”翻开赤壁市“建工壹号苑”项目资料,与工程合同同步签订的18份《廉政合同》格外引人注目。


廉政合同为施工单位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等主体单位划出交往“红线”,并对串通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约定了处罚措施。


把制度建设作为管长远、固根本的措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该市纪委监委以案件查办暴露的积弊入手,印发典型案例通报5期,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5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系统分析深层次原因及时把专项治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 “评定分离”模式, 让评标专家回归专业顾问角色,将定标权交还给招标人,最大限度压缩招投标暗箱操作空间;市国投集团出台工程项目招投标、材料、资金采购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行……


2023年,赤壁市各相关单位修订完善及出台工程建设领域监督管理类规章制度41个。(张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