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监委网站报道咸宁:做实基层监督载体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4-23 08:52

“现在村里无论大小事,都会召集村民代表参加,村务公示栏也会在第一时间更换,公开近期财务收支等情况。”对比以往的村务监督情况,通城县塘湖镇石港村村民夏进良感慨道。


不久前,通城县塘湖镇纪委组织村(社区)纪检委员对辖区内各村财务管理情况开展交叉检查时,发现部分村(社区)存在财务报账不规范、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随后,该镇纪委以问题整改情况为切入口,把村务监督工作作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有力抓手,多措并举打造“阳光村务”。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咸宁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持续探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破题路径,制发《关于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实施办法》,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派驻、巡察、审计、财会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调,丰富基层监督载体,推动基层监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启动片区协作工作机制后,不到一个月,这个案子就顺利办结了。”近日,谈到通山县洪港镇某村主任谭某某一案,该镇纪委书记阮鸿基说道。


此前,该镇纪委在办理谭某某违纪案件时,受人手不足等因素制约,案件查办进展一度滞缓。了解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随即启动片区协作机制,由第七纪检监察室协同镇纪委开展走访、谈话、调证等相关工作,案件迅速取得突破。最终,谭某某因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办案力量薄弱、存在人情干扰,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时普遍面临的突出难题。该县纪委监委健全完善“委领导+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的片区协作机制,将全县12个乡镇、8个派出纪检监察机构、7个纪检监察室划分为3个办案协作区,对协作区内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度,实现监督优势互补、效能叠加。


“进入这个‘监督一点通’平台,就能随时随地查看村里的各项奖补、支出情况,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即时监督。”近日,崇阳县天城镇花山村村民向前来走访的县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以“智慧监督”规范“微权力”、遏制“微腐败”,是破解基层治理短板的有效举措。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注重手段创新、科技赋能,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探索建立基层智慧监督信息平台,持续织密基层监督网络,精准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咸安区纪委监委开发智慧监督平台,将梳理出的8大类20项村级“小微权力”在平台上实时更新,实现对“小微权力”的全程在线监督。赤壁市纪委监委通过羊楼洞港小流域数字化监督平台建设,在线跟踪流域水治理情况,及时收集处置群众反映问题,有力提升监督质效。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还督促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结合工作实际,围绕重大村(居)务、涉农项目、便民服务等方面梳理细化“小微权力”清单,绘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推动村(社区)干部照单行权,村级纪检委员照单监督,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零距离”监督优势,常态化开展“村湾夜话”、“星空夜话”、“板凳议事”、问廉会等活动,以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倾听民意,实时收集民情民意,发现问题线索,激活基层监督“末梢”。


“村里各项事务都经过我们评议的。政策给了谁、钱用到哪里,都很清楚。”“我们提的很多建议都被采纳了,村里现在新增了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生活幸福指数高了很多。”……一系列有力举措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为群众解决了一批难题、办好了一批实事,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基层监督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方明威 高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