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重叠、碧波荡漾,在通山县厦铺镇郊的山脚下,坐落着一片四合院风格的农村福利院。
在大院一楼中庭,数十位老人正坐在这处开阔地的长椅和凳子上,享受阴凉。一旁的电视播放室内,十几名老人坐在靠墙的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节目。
“这里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院内80多岁老人张爱景感慨道。
养老领域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痛点,也是基层治理的关键难点。今年来,咸宁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养老政策落实、资金发放管理、服务质效、管理规范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养老服务和公办福利机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靶向破解养老领域顽瘴痼疾,促进系统施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效。
“食材是从哪里采购的?”“消防器材有没有定期维护?是否能正常使用?”近日,咸安区纪委监委联合民政、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入某乡镇福利院,就老人饮食、安全生产等开展监督检查。
为提升监督效能,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携手民政、人社、卫健、财政、资建、消防等专业力量,深入全市各养老机构明察暗访、随机督查,通过“大脚板+大数据”模式,聚焦养老机构风险隐患、财务管理不规范、消防与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对全市公办、公立医院办、民办等99家养老机构开展全面排查。
为确保养老服务和公办福利机构突出问题整治取得实效,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财政补贴资金截留挪用或违规领取、养老服务机构财务管理不规范、对老年人权益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从严从快查处,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认真研判甄别,妥善处置。截至目前,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90个,党纪政务处分134人。
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养老服务领域问题,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督促民政、人社等责任部门深挖问题根源,梳理权责清单、优化工作流程,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已推动健全完善特困供养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公办福利机构财务管理、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使用管理等98项制度。
“几年前,我们的养老服务工作重心可能还停留在‘有没有’的问题上,现在我们更专注于服务质量的‘好不好’,针对不同老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菜单’。”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道。
如何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从基础的“养老”提升为有品质、有保障、更有温度的“享老”?在监督推动下,各地各职能部门积极探索,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健康发展。比如,依托24家公立医院办养老机构,打造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实行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模式,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探索推进社会面居家适老化改造……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随着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聚焦养老服务领域重点环节,以“有温度”的贴心监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深化专项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着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每位老人在桑榆晚景中感受烟火气和人情味。(唐武剑 方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