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嘉鱼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部署,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基层反腐、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助力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取得良好效果。
畅通信访渠道
“您认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危害有哪些?您所在地方是否有‘村霸’或者宗族恶势力?是否对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有信心?”
3月5日至9日,嘉鱼县纪委组织8个调研组,深入到8个镇开展走访调查,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方式,就“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等情况进行调研,先后收回调查问卷306份,初步掌握了相关镇、村有关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以及“村霸”、宗族恶势力问题。
以此为契机,该县纪委积极发挥信访举报的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举报平台、“清风嘉鱼”微信“随手拍”平台,紧盯涉黑涉恶领域加强监督,通过对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信访件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逐件筛查等,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截至目前,该县已梳理出村干部寻衅滋事、勾结黑恶势力侵害群众安全和利益等问题线索3条,并将相关问题线索分别交由公安部门和有关纪检监察组织进行办理。
形成协调合力
“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于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理;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腐败问题长期、深度交织的复杂案件以及脱贫攻坚领域涉黑涉恶案件,可与政法机关同步立案、同步调查……”
为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落细,3月底,该县纪委在成立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印发《关于加强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以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工作推动不力三类问题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还通过设置专职联络员,加强与政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先后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治安管理大队、禁毒大队、交警大队等单位就相关工作进展、案件查处情况进行协调对接8次,并通过建立问题线索交办、督办机制,定期对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行统计和按程序交办,确保案件高质高效办结。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受理的3起涉恶信访交办件,已有1件经公安部门办结,其余2件已交由有关纪检监察组织开展初核。
“建立起来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月报制度,不仅有效集聚了政法机关、国土、住建、交通运输、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工作合力,保证每月按时梳理统计和报送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还通过定期联系对接,确保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的及时移送。”该县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告诉笔者,自1月23日以来,该县公安机关侦办的1起异地涉黑案件,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办理涉恶案件24件,打掉涉恶团伙5个,打击处理42人。其中,1名村干部因参与寻衅滋事、殴打村民,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后,该县纪委及时启动了纪律责任追究程序。
用好用活大数据
“经过大数据比对,初步发现我县今年有2名公职人员被公安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其中,1月3日,县环卫局职工王某因盗窃手机被行政拘留;3月24日,县城管执法局干部汪某因伙同他人吸毒受到行政拘留并罚款。”这是该县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李穹日前通过大数据比对系统发现的新线索。
今年来,针对当前公安部门对于违法当事人党员干部身份难于查证,造成少数党员干部受到行政处罚后却“逃避”了纪律责任追究的问题,该县纪委拓展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先后从县公安局扫黑办、法制科,县交警大队收集涉黑、涉恶、涉赌、涉毒、涉黄、酒驾、醉驾、危险驾驶等违法犯罪数据517条,并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党员干部违法问题线索5条。目前,已分别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纪律责任追究。
“监察法的出台,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该县纪委分管第一纪检监察室正科级纪检监察员熊俊祥表示,下一步就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威力,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确保监督不缺位。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职责定位,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切实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张华志强调,要坚持把扫黑除恶和基层反腐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改善基层政治生态,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这场攻坚战。(陈琳、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