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崭新卷轴,通山县用饱蘸浓墨的曼妙画笔挥洒通山韵味,勾勒出一副内容丰富、载体多样、亮点纷呈的廉政教育新图景。
积墨,由淡而浓,层层渍染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通山县纪委坚持“未病”疗法,从“治心”开始,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教育与保护,在党员干部入职、提拔、成为“头雁”等职业生涯关键节点划“红线”、排“雷区”、敲“警钟”,以铁的纪律筑起一道道固若金汤的反腐防线。
在新录用公务员廉政教育培训班上,该县纪委为2017年新录用的33名公务员系好第一颗“廉洁扣”,激励大家始终守住忠诚之心、夯实信仰根基、牢筑防腐之堤。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6月5日的廉政谈话会上,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刘海元与133名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强调要不断提升廉洁从政新境界,在知行合一中体现赤胆忠心之大德、担当尽责之公德、廉洁自律之私德。
“肆意伸手必被捉,用权任性必被究。这些触目惊心的涉案款数、刻骨铭心的痛苦悔恨,触人灵魂、教人深省。”警示教育片中的一个个反面案例成为了直击心灵的活教材。为进一步增强“关键少数”守初心、知敬畏、不忘本的思想觉悟,6月15日,该县组织“四大家”领导及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职共160余人收看警示教育片《不忘初心 警钟长鸣》和《迷失》,以案释纪明法,警醒干部拒腐防变、作好表率。
渲染,廉香四溢,一片廉浓
运用廉政教育在基层干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该县不断活化教育方式和创新活动载体,唱响廉洁主旋律,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助力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
“《监察法》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明确纳入监察范围,为村干部用权‘戴紧箍’,为百姓大小事‘撑腰’,为基层反腐提供了法律支撑。”作为《监察法》宣讲小分队的一员,通山县九宫山镇舒卫骄傲地竖起了大拇指。
6月以来,通山县纪委监委充分调动各乡镇力量,成立13支《监察法》宣传小分队,通过课堂教学、摆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把普纪普法“大篷车”驶进乡镇、监察法流动“微讲堂”设到农村,不断传递法纪正能量。
一份份家庭助廉承诺书、一张张家庭“监督员”聘书,凝结着组织和家庭对基层干部勤廉履职、奋发有为的殷切期盼。5月起,以“我给村干部家属讲廉课”、“当好贤内助、共建幸福家”等为主题的家庭助廉活动在各乡镇火热开启,全县共420余名村干部家属接受廉洁教育培训。
此外,在乡土文化和廉政文化激情碰撞中,该县用足用活文艺形式“演廉”、原创作品“展廉”、民俗歌曲“唱廉”,推进多形式廉政教育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和“大篷车”文艺演出下乡等活动,好戏连台,劲吹清风润乡村;展播《清风》和《标尺》等原创廉政微视频,以新媒体激发“廉”能量;编排情景快板《八项规定记心中》和山歌联唱《清风扬》等节目,接地气的表演赢得群众掌声连连。
立意,落笔得妙,画尽意在
“江河浩荡有源头,修身正己始于家……”一曲《家风》悠扬而绵长,散发着木质芬芳和书香气息,回荡在该县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圣庙”内。
“李自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军纪失掉了平常的秩序’……”一行行的党员干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闯王文化园廉政教育馆,并观看警示教育片《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在“泰和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的宣誓道出了人民至上的忠贞承诺,胸前跳动的党徽闪烁出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三个载体,三面“镜子”,分别照出了对好家风的崇尚、对法纪的敬畏、对党的忠诚,成为了构建全方位廉政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架,成为了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净化的关键举措,成为了实现“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目标的强劲引擎,有力证明了通山县坚如磐石的反腐决心。
据悉,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期间,该县共1.3万余人次前往各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现场开展活动180余场。(宋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