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针对群众实名来信举报通城县大坪乡某社区干部“违规发放产业扶贫资金、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有关问题,通城县纪委监委挂牌督办,联系该乡纪委工作的分管领导多次包案“出诊”,不到两个月,涉案的3名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这是通城县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大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交办督办力度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通城县纪委监委紧盯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通过“信、访、网、电”四个渠道,全面排查在脱贫攻坚中政策落地、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线索,确保问题线索零遗漏。
“扶贫领域问题关系民生,群众举报后就要第一时间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和实在的交代,如果太随意,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初访就会演变成重复访甚至越级访。”该县纪委常委黎昆明满怀感触地说。
为确保信访举报数据明、底数清、跟踪紧,该县纪委监委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实行“标签”录入,设置特殊标注,速转速办、特事特办。并建立《通城纪委受理涉及扶贫领域信访举报情况统计表》,强化闭环管理,对处置方式、批转时间、承办部门或承办人、办理进展情况逐一详细记录,做到流向清楚,责任明确。对交办、转办的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采取实地督办、联动督办、集中督办、挂牌督办等形式,及时跟踪掌握办理情况,推进精准监督,环环相扣,做到问题清、情况清、结果清。
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难点扶贫领域信访问题,该县纪委监委采取分管领导包案化解、上门督办、座谈“会诊”等方式,精准“把脉”,有效推动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直查快办,不断提高处置效率和群众满意率。
据统计,1-11月,该县纪委监委对80件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全程督办,办结62件,立案15件,已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组织处理13人。
在加大信访举报件跟踪督办力度之余,该县纪委监委每月对全县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的办结率、办理结果、处理人数以及存在问题做好分析和通报,以通报倒逼信访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对压件不办、核查不严、处理不到位、反馈不及时,造成严重影响的,一律严肃追责问责。(毛瑜、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