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督查被通报的同志,各主管单位立即对其进行追责问责的同时,要认真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整改……”日前,通城县纪委监委对9个乡镇25个村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督查情况予以通报。
2019年来,通城县坚决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源头,从信访举报中“收”线索,从专项巡察中“找”线索,特别是结合巡视整改,把查处纠正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线索排查、强化压力传导、强化调研督导、强化通报曝光。
对巡察发现和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面上问题列出清单、整改重点和整改建议,对问题整改“台账”严格实行销号管理,做到整改问题有遗漏不销号、整改措施不具体不销号、整改责任不落实不销号、建章立制不到位不销号。
加大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抽查、专项督查、日常检查和重点督查力度,成立联合工作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时间、直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访实情,现场查看脱贫成效。对扶贫工作不务实、脱贫过程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的,坚决严肃查处一批、问责一批、通报一批。
据悉,全年全县扶贫领域共计追责问责16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8人,组织处理112人。共印发作风专题通报8期,曝光问题138个。
“2019年是我县脱贫摘帽年,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绝不能急功近利。”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把“摘帽”当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起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力度,切实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毛瑜 吴卓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