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变与不变】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专职专责”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时间:2017-10-06 06:32

  几年前,我考上通山县一乡镇公务员,被组织安排从事纪检工作。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纪检干部,我想说说这几年基层纪检工作的一些变化。

  作为乡里少数几个年轻人之一,在从事纪检工作之初,我还担任团委副书记和武装部副部长等职务,并负责扶贫和移民工作。不得不说,在没有专职专责前,这些工作花费了了我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纪检工作反而没有时间做了。

  “纪委工作还要根据你的工作时间安排来开展了。”乡纪委书记常常和我开玩笑地说道。在此语境下,乡里的一些信访件由于缺少时间去调查、核实等,导致回复工作经常“拖拖拉拉”,有时信访件多了忙起来还逾期回复,从而积累、产生一些新的群众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实施“三转”、履行专职专责以后,我的工作重心回归到了监督检查、信访举报件核实、问题线索调查等主责主业上,职责突出,职务单一,可以集中精力抓主业,聚精会神履职责。

  “你现在是专职纪委副书记了,要厘清责任,抓住主业,不要再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任职纪委副书记时,乡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找我谈话,还专门叮嘱我要安心做好纪检工作,看到此前在基层被边缘化的纪检工作日益被地方党委政府所重视,我内心对这项工作的热情也随之提高。

  说完监督归位,再说说监督执纪方式的变化。

  今年6月,乡谈话室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起,实现了实时同步录像、录音、存储等功能,确保了在基层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

  “孔支书,明天上午请你把村里的干部召集下,有个举报电话内容需要找村里干部调查核实下。”在接到该村村民电话投诉该村妇联主任违反群众纪律,刁难群众,在公共场所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的问题后,乡纪委书记第一时间拨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

  因信访举报件核实、明察暗访等,纪检干部的身影穿梭于村头巷尾,到各村监督执纪已经成为常态。调查笔录的对象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几个村干部,群众笔录慢慢成了还原真相的重要判断要素。

  今年以来,我们乡立案审查8起,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人,党内警告处分6人,诫勉谈话8人,通报批评11人。监督执纪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随着主体责任的不断压实、监督责任的不断强化,乡纪委对乡镇站所及其他乡直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更加严实了。(通山县慈口乡纪委 赵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