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新征程,再出发。2月2日,市纪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为全市2021年的纪检监察工作找准了靶点,指明了方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为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咸宁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清风咸宁”推出《谈体会谋打算》专栏,刊发各县(市、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的体会文章,敬请关注!
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
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咸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刘合权
市纪委五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坚持纪法情理融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讲求科学方法,对纪法情理贯通把握和综合运用,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助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辩证思维,科学把握纪法情理的内在联系
党纪是党内规则,国法是社会准绳;情理不是私情私理,而是蕴含着人文关怀、道德理念、价值取向,纪法与情理的目标指向都是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纪法与情理内在统一,纪法既是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和约束,也是教化“文本”和行为指引,纪法条文的原则要义和具体规定蕴含情理。纪法情理之间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关系。纪法与情理各有侧重,纪法侧重于规范性层面,通过党组织、国家的权威和强制执行力确保实施;情理侧重于价值观层面,通过内在心理约束和社会舆论评价引导遵守。纪法与情理相互补充,背离情理的纪法不具有合理性,仅靠情理又会造成各说各话、秩序混乱,纪法的明确性权威性可以保障和引导情理的规范化适用与精细化发展,情理则可以弥补纪法解释与运用中滞后僵化问题。
二、坚持严的主基调,在执纪执法中传理传情
全面从严治党须臾不可懈怠,纪法刚性约束任何时候不能丢,讲情理绝不是搞纪律松绑、管理松懈、监督减压,而是要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中体现组织温暖。要始终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深刻认识各类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查处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的腐败问题,加大对政法系统腐败惩治力度,扎实开展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医疗采购和医药购销等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整治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提高腐败成本,消除侥幸心理,巩固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以他律推动自律、以自律增进自觉,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用好红色文化和党史资源,讲好红色廉政故事,大力推进清廉咸安建设,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员以初心使命作为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要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以事实为依据,纪法情理综合考虑,根据案件发生的背景、动机、性质、情节、后果、时间节点、认错悔错、是否主动投案及配合审查调查态度等具体情况,区分不同情形,分类处置、精准施治,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功效。
三、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在思想教育中释纪释法
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秉持治病救人的初心、关心帮助同志的感情,将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中讲清党的政策,以共产党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启发良知、感化人心、唤醒党性。要全过程贯穿人文关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检查、巡察监督和谈话函询、审查调查、审理谈话、以案促改等工作始终,统筹运用党章党纪、理想信念、政策感召等方式,与对象深入谈话、贴心交流并给予真诚关怀,使他们找到对组织的依靠感和归宿感,从灵魂深处被感动和感化,真正找回初心、认识错误、积极改正。要全方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对严重失职、故意懈怠和以权谋私等行为严肃处理,对探索创新、政策调整、先行先试和主动作为中出现的失误,从轻问责或免予问责。要全面做好回访教育工作,突出引导转化,以情感人、以心暖人、以纪释理,使回访对象深刻感悟组织的良苦用心,从而转化思想、转变态度,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放下思想包袱,真正实现轻装前行。